你锤爷还是你锤爷,但是《法证先锋4》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法证先锋》了 !
首先, 最让人期待的解剖场面居然没有了!
出现第一个受害者时,李施嬅饰演的法医科高级医生只是在尸体旁边亮相了几分钟,初步分析了下尸体特征。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等了好几集一个解剖场景都没有。
法证法证,没有法医解剖哪来的证据?
结果观众还没看清楚她是怎么从尸体上提取证据的,她就得到了一堆被害人的数据资料。
资料也不用跑去鉴证科交接,直接视频就完事了。
这部剧里的法医是有多敷衍啊?对比《法证先锋1》就知道了,随手截一个解剖场景都可以回忆起 “童年噩梦”。
可能是编剧怕太血腥观众不能接受,把这些解剖场景都省略了。但是这个系列,一直主打的是法证+刑侦联合高能破案,法证没有解剖尸体的场景就算了, 没想到刑侦的环节也非常禁不起推敲。
例如 破案全靠嫌疑人独白。
第一集里面的卿姐,在得知龙耀中曾经改过名字远逃国外,而他就是强暴自己女儿的真凶罗德泽时,怒火攻心杀了龙耀中。
但是警察在整个查案过程中,对卿姐的犯罪心理完全没有推断过程。 仅凭尸体的指甲缝中有白色棉线,恰巧又被发现卿姐戴着一副白色手套,就断定她是犯罪嫌疑人。
整个审问过程也没用什么心理战术,卿姐就心理崩溃了, 然后自己一五一十地把犯罪动机全部招供。
对犯罪嫌疑人判定的罪名也不太合理。
可能是为了有反转的惊喜,在第一个案件里,一直没什么嫌疑的 张淑敏最后被判定教唆杀人罪。但是这个教唆杀人罪好像不太符合逻辑啊?
来看看她是怎么教唆的。
首先她告诉了卿姐,龙耀中之前的名字叫罗德泽。
然后她告诉了黄诚康自己的父亲感染了艾滋,并且传染给了自己母亲。
因为告诉了被害人事实,就被判定教唆杀人罪,从头到位也没有引导别人犯罪的行为,这么贸然判定实在太不合理了吧!
如果张淑敏是想借刀杀人的话,编剧应该更强化她对卿姐和黄诚康的教唆行为,观众都来吐槽这个罪名定的太牵强了。
而且《法证4》的 剧情也没什么起伏。刑侦剧最能抓人眼球的,除了部分血腥场景以外,还有就是一环扣一环的追凶推断。这一点《法证先锋》前几部都演绎得很好,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爱看这个系列的原因。
但是目前为止,《法证4》给人最大的感受, 就是剧情拖沓。
第一个案件在第四集就已经找到真凶,比起部分国产刑侦片来说节奏的确不算慢。那为什么常常让观众感觉剧情拖沓呢?
首先是编剧喜欢故意把观众往里带, 对于嫌疑人的判定故弄玄虚。
例如米雪饰演的龙映雪,每次都是很巧合地被郭辉煌看到在“行凶”。
第一次是和已经死亡的黄立强同时出现在一个房间里。
第二次是龙映雪拿着剪刀被郭辉煌看见,地上恰好躺着受伤的张淑敏。
至于为什么龙映雪每次都能刚好“撞在枪口上”, 反正至今没看到有合理的情节解释。
谭俊彦饰演的高级督察郭辉煌,在证据不足的时候经常对龙映雪冷嘲热讽,频频向暗示观众她很可能是嫌疑人。
都0202年了,观众也没那么好糊弄了吧, 嫌疑越大就越不可能是凶手,感觉这里是为了剧情所需强硬搞点“巧合”罢了。
龙映雪的嫌疑整整拖了两集才摆脱, 早已看穿真相的观众表示耐心已经被磨光了。
其次就是警察和法医太过絮叨。因为抛弃了解剖的环节,化验科和鉴证科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这里是什么成分组成的,那个伤口又是怎么形成的。
专业词汇过多,不接地气,不像念台词更像是在背书,很容易让观众产生深深的疲倦感。
还有这个,关于血迹夹角、攻击力度和血喷溅高度的问题, 一直变换不同的数字用机器模拟,观众心里可能会想:我大概是上了节网课。
说实话,用真人还原凶杀现场可能还更有看点些。
还有一个拖沓的点就是, 在破案过程中经常会穿插一些生活场景。
也不是说有这些场景不可以,毕竟刑侦片加点生活元素,可以显得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嘛。前几部《法证先锋》也有不少主角们的日常,观众还是很愿意看的。
可是朋友之间吃饭隔得那么远,仪式感是有了,但是在家里吃饭就不能随意点吗, 看起来好生分。
动不动就是健身和打拳击,可能看起来更符合精英人士的日常?
但是人物之间好像都是一副 “我跟你不太熟”的样子,人物的性格没有演绎出来,反倒让观众觉得他们相处的时候有一种蜜汁尴尬......
与其这么拖沓地东讲西讲,观众很容易忘记上一part讲了什么。还不如一口气把案件叙述完整,这样才不会让情节感觉被割裂开来。
小生小花们的演技在前辈们的对比下更是惨不忍睹——统一地皱眉,瞪眼,全程只有嘴巴在动。
饰演高级督察郭辉煌的谭俊彦,被观众吐槽像 “山寨林峰”,可是怎么光模仿人家的脸,不模仿人家的演技呢?
男主角审犯人时是这样的,
和被害人的家属谈话时候他是这样的,
发现新的线索,他是这样的。
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做 “一部没有感情的破案机器”。
还有目前戏份最多的朱晨丽,每次出场就要一副“很干练很严肃”的样子。说话的时候完全不能合理地调动脸部肌肉, 这种面瘫式演技......她好像对干练和严肃有什么误解?
建议小花小生们回去好好重修一下演技吧!难怪观众都吐槽 被演员阵容劝退,毕竟香港的新生代演员里面真的没几个拿得出手的。
可惜的是,虽然剧中还是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但是除了米雪的水平在线以外, 黄浩然和陈炜的发挥也不尽人意,常常给人一种很紧绷和放不开的感觉。
《法证4》开播到现在,评分大幅跳水——从开播时候的7.3分降到6.3分,目测还有 继续下降的趋势。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对比《法证先锋》系列前几部,《法证4》的水平落差实在是太大了。观众打起低分来也是毫不手软。观众纷纷表示,《法证4》已经 “没有了以前的味道”。
什么是以前的味道?说白了,就是 港剧最珍贵的人情味。
首先是剧的调色方面,以前用的是偏暖黄的色调,现在的是 蓝白冷色调。就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从视觉上观众的心理接受度就已经降低了。
滤镜也是超级厚的,这种超级梦幻的蓝色,让剧里的人物看起来就像身处另一个世界。
听说是为了适应内地市场?导演可能对内地市场有什么误解,像是内地近几年高分警匪片,可都是 黑白灰色调居多,例如《白夜追凶》。
其次是讨论案件的时候,大家都坐在高级会议室里面, 面前整齐划一地摆着ipad,我都快怀疑ipad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台词提示了。
还有各种让人 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设备。从第一集就开始炫技——3D扫面仪勘探现场,人体扫描仪收集数据,手机数据分析,桌面上超大的分析屏......
可以理解编剧与时俱进的思想,但是整个探案过程都太干净了吧!有什么问题都交给机器, 不烧脑不思考,三两下证据就出来了。
观众更想看的,应该是法证去犯罪现场勘察和分析的场景吧,大家一起讨论蛛丝马迹才是看刑侦剧的乐趣不是吗?
最可气的是,结案以后剧中的 法证和警察站在道德制高点对被害人进行评判。
虽然道理听起来是正确的,但是听起来怎么那么别扭呢?
反抗家暴是需要勇气的,在没有找到保护机制的情况下做出反抗,万一人家是 害怕被二次家暴呢?
儿子坐牢,老公被害,何秀丽此刻的内心一定是沉重悲痛的。一群人用上帝视角轻飘飘地对被害人做出这样的总结,实在是让观众心理感到极度不适。
不过《法证4》现在才播出十集不到,最令人期待的 “小丑迷案”也只是初露端倪。
毕竟小丑迷案从《法证先锋1》就开始铺垫了。
编辑:Naomi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