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直播中,画家万娟将写生对象锁定为北海公园的橘色花,以中国画颜料为工具,从构图布局、细节刻画到画面调整逐步推进。她全程结合实景观察与技法讲解,未加入虚构元素,用真实的创作过程展现中国画如何呈现橘色花的鲜活质感与画面的丰富层次。
开始写生时,画家万娟明确创作顺序:“下面我们来开始画面前的这片橘色的花。叶子和花我们先从花开始”,且强调画花也先从画花心开始”。她以淡橘色铺展花瓣底色,笔尖含足水分,让颜色在半生熟纸上自然晕开,模拟出花瓣的通透感;待画心底色半干,她换用稍浓的橘色勾勒花心轮廓,“花心它有些是非常小的,所以画花心附近的花瓣的时候是侧着看着来画,就像一个折图的”,通过先画心、再画瓣的步骤,贴合橘色花的自然结构,确保形态准确。
刻画画面层次时,画家万娟提到“加了一些类似于芦苇的叶子,增强画面叶片的形状的丰富度”。她选取与橘色花形成色彩对比的淡绿色,绘制芦苇叶片,同时注意“画的时候注意它这种翻转的变化”,通过笔锋的转动与水分的调整,让叶片呈现出翻转时的色彩深浅差异——正面颜色稍重,背面颜色稍淡。她同时解释,“让下面这一块虚的地方呢,也能够有一些不太强眼的植物和这个橘色的花形成一个搭配”,通过不同叶片形态与色彩的搭配,避免画面单调。
处理细节与构图时,画家万娟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点一些那种穗子上的点,然后是增强画面的这种点线面的这种排列”。她用细笔蘸取浓橘色,在花穗顶端轻点,模拟花苞的形态;同时提到“整体画面是一个满构图的形式,层次也相对来说画的会比单层要再丰富一些”,在满构图的基础上,她通过“后面加了更多更细碎的东西,也是会跟这个花拉开对比”,让画面满而不挤,层次分明。此外,她还会“继续完善画面,增加一些细节,还有调整一些画面的空白关系”,确保空白处与实体元素协调。
直播接近尾声,画家万娟总结这幅橘色花中国画,以“先画心再画瓣”的顺序、“点线面结合”的细节处理与“满而不挤”的构图,还原了北海橘色花的真实模样,也通过她对每一步技法的真实讲解,让观众理解中国画如何在贴合自然的同时,实现画面的艺术表达,展现出传统写生与中国画技法融合的魅力。